1、秦芳君:女,年龄不详的美妇人,身段曼妙,仪态风流,卷发旗袍。
2、吴丽人:女,十七、八岁,明眸彩妆,婀娜秀丽,擅弹琵琶,穿艳色长裙。
3、吴怡人:女,约十五、六岁模样,面容清秀,头发侧梳,个子不高,宽袖长裤。
4、王丰州:男,二十六岁,浓眉宽肩,短胡须,为人爽朗,粗布腰带,厨师打扮。
5、木县长:男,二十多岁,白面长须,面带一丝忧色,头戴民国爵士帽,身穿长袍。
6、孙师爷:男,四十六岁,三缕髭须,善于察言观色,头戴六合小帽。
7、李仁山:男,四十岁,络腮朗须,目光敏锐多疑,穿宽袖富商缎衣。
8、简修文:男,二十四岁,诚恳聪勉,一身笔挺中山装,戴眼镜,蓄胡须。
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立秋(8月8日) 钱塘江水洗旧尘,潮起潮落思往恩。 深宫轻怨越西予,高楼薄幸秦美人。 前事如歌随声尽,后业似影伴身存。 千载功业添新冢,改作桑田觅无痕。 话说民国创立不久(1913年),就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保卫共和之战,时称“讨袁之役”,又称“二次革命”。南京军士虽借辛亥余威,欲北伐建功,可惜此时袁氏称帝之心未显,百姓畏战之情已明,更有大小军阀借“独立”之名,劫持乡府,勒索郡县,致使讨袁之战一败涂地。几位开创共和的人物纷纷流亡海外,远渡扶桑。留下逃不走的城池百姓,任张勋等人纵兵奸淫、洗掠数口……讨袁失败的次年(1914年),战事稍息,袁项城坐稳大总统之位,天下暂现太平景象——加之此年西方列强忙于欧陆之战,无暇东顾——中华似要迎来了一番全新光景。 浙江省杭州城北有一座“莫干山”。相传春秋时,楚大夫伍子胥为报楚平王杀害父兄之仇,一夜白头度昭关,流亡吴地,行乞于市,纵倍尝艰难,始终不堕其志!后伍子胥见遇于吴国公子光,先为其请刺客专诸,以“鱼肠剑”杀吴王僚于密室,助其登基为“吴王阖闾”,又与孙武子共练吴军,朝夕不懈,其志皆在灭楚复仇。期间伍大失寻访到一对善于铸剑的夫妻,名唤“干将”、“莫邪”,在此山之中,铸成名闻天下的神兵——此山因此得名。 在莫干山畔有一座古县,名为“德清”,取自“人有德行,如水至清”,自唐天宝年得名,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。县中有一酒楼,名日“醉阳楼”,独占县中显赫之地,有“三香”闻名:其一是酒香,指的是楼里的陈酿“女儿红”,其二是鱼香,指的是后厨的烹鱼厨艺,其三则是美人香——指的是酒楼的女主人“秦美人”及其侄女“吴丽人”。 这一日又是立秋时节,“醉阳楼”坐正发生着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……